家用無創(chuàng)血糖儀光學濾光片詳解
對于數百萬的糖尿病患者而言,日常的血糖監(jiān)測是管理健康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傳統(tǒng)的指尖采血方式雖然準確,但帶來的疼痛感和不便性促使人們追求更舒適的技術,那就是無創(chuàng)血糖監(jiān)測,因此開發(fā)出了新一代家用無創(chuàng)血糖儀,在這項看似簡單的技術背后,其根本最核心的元件,莫過于我們常見的光學篩子--濾光片。
(圖源網絡,侵刪)
一、從“有創(chuàng)”到“無創(chuàng)”的變革
血糖,即血液中的葡萄糖,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。對糖尿病患者來說,由于胰島素功能異常,血糖水平容易失控。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血管和神經,導致一系列嚴重并發(fā)癥。因此,頻繁、規(guī)律的血糖監(jiān)測是有效控制病情的關鍵。
二、無創(chuàng)測量的夢想
傳統(tǒng)血糖儀需要刺破指尖獲取血樣進行生化分析,屬于“有創(chuàng)”檢測。無創(chuàng)血糖儀的目標是在不損傷皮膚的情況下,通過物理手段間接測量血糖濃度。目前主流的技術路徑之一是光學測量法,其靈感來源于我們熟知的經驗:在強光下,耳朵會顯得透紅,因為血液中的物質對光有吸收作用。
1.無創(chuàng)血糖儀的光學原理——光與血糖的“對話”
無創(chuàng)血糖儀的光學原理核心是光譜分析技術,具體來說,常采用近紅外光譜法。
為何是近紅外光?人體組織(皮膚、肌肉、脂肪等)和血液中的各種成分(水、血紅蛋白、葡萄糖等)對不同波長的光具有獨特的“吸收指紋”。近紅外光(波長約780nm-2500nm)相較于可見光,具有更強的組織穿透能力,能夠到達皮下微血管豐富的真皮層。
2.核心原理:特征吸收指紋與朗伯-比爾定律
葡萄糖分子在近紅外區(qū)域,特別是在1500nm-1800nm以及2000nm-2500nm的波段(屬于短波紅外),有多個特征吸收峰。這些吸收峰是葡萄糖分子中C-H(碳-氫)、O-H(氧-氫)等化學鍵的振動倍頻和合頻產生的,如同其獨特的“指紋”。根據朗伯-比爾定律,物質對特定波長光的吸收量與其濃度成正比。因此,理論上通過測量葡萄糖特征吸收峰上的光強衰減,就能推算出其濃度。
3.巨大挑戰(zhàn):信號的提取
最大的技術難點在于,葡萄糖的吸收信號極其微弱,而人體組織約70%是水,水在近紅外區(qū)域有非常強烈的、寬泛的吸收帶(例如在1450nm和1940nm附近)。葡萄糖的信號就像是巨大瀑布聲中一滴水的聲音,如何將其精準地分離出來,是技術成敗的關鍵。
三、光學系統(tǒng)的核心元件
實現上述原理,一個典型的無創(chuàng)血糖儀光學系統(tǒng)主要由以下元件構成:
1.光源:負責產生穩(wěn)定的近紅外光。常用的是發(fā)光二極管或小型激光器。
2.光學透鏡:用于準直和聚焦,確保光線高效射入皮膚并匯聚到探測器。
3.濾光片:這是整個系統(tǒng)的“光譜篩選器”和技術的“守門人”。它的作用是從復雜的光信號中,精準地“挑選”出與葡萄糖吸收相關的特定波長光,同時剔除無關的干擾光。沒有它,儀器就無法獲得純凈的血糖特征信號。
4.光電探測器:將接收到的光信號轉換為微弱的電信號。
5.信號處理電路與算法:將電信號放大、數字化,并運行核心算法,最終計算并顯示血糖值。
四、濾光片元件深度解析——技術的“守門人”
為了解決信號提取的難題,濾光片采用了一種精妙的策略:多通道測量法。
測量通道:選擇一個或幾個位于葡萄糖特征吸收峰上的波長作為測量通道。例如,選擇一個在1600nm或2100nm附近的波段,此處葡萄糖有相對明顯的吸收。
參考通道:選擇一個或幾個靠近測量通道、但葡萄糖幾乎不吸收的波長作為參考通道。例如,選擇1300nm附近的波段。參考通道的核心作用是監(jiān)測由皮膚厚度、膚色、血流變化、水分波動等共同因素引起的光強變化。
信號處理:儀器通過快速切換濾光片,分別測量不同通道的光強衰減。通過計算測量通道與參考通道信號的比值或差值,可以抵消掉大部分共同干擾,從而提取出主要歸因于葡萄糖濃度變化的微小信號。
舉例說明:
假設一臺儀器使用了三個濾光片:
濾光片A(測量通道1):中心波長1600nm。此波段對葡萄糖濃度敏感。
濾光片B(參考通道):中心波長1300nm。此波段葡萄糖吸收很弱,主要用于補償背景干擾。
濾光片C(測量通道2):中心波長2100nm。此為葡萄糖另一個吸收峰,用于交叉驗證。
測量時,算法會分析`(A/B)`或`(A-B)/C`等組合信號與血糖濃度的相關性模型,最終得出血糖值。
(BP1600濾光片)
應用的主要濾光片類型
在家用無創(chuàng)血糖儀中,帶通濾光片是絕對的主力。它只允許一個特定波長范圍(即“通帶”)的光通過,通帶之外的光則被強烈抑制。通過集成多個不同中心波長的帶通濾光片,即可實現上述多通道測量方案。
關鍵性能參數與應用標準
濾光片的性能直接決定了儀器的準確度,其主要參數包括:
中心波長與精度:必須與選定的葡萄糖特征吸收峰(如1600nm)精確匹配,偏差通常要求小于±1-2納米。
帶寬:指通帶最大透射率一半處的寬度。帶寬越窄,抗干擾能力越強,但通光量會減少。家用儀器通常在10-30納米的帶寬范圍內取得平衡。
峰值透射率:在中心波長處的最大透光效率。越高越好,優(yōu)質濾光片可達到90%以上,以減少信號損失。
截止深度:在通帶之外波長區(qū)域對光的抑制能力。要求光學密度OD>4(即透射率<0.01%),以確保有效隔離強干擾光(如水的吸收帶)。
環(huán)境穩(wěn)定性:濾光片的中心波長和透射率應具有良好的溫度穩(wěn)定性,確保在不同使用環(huán)境下測量的可靠性。
家用無創(chuàng)血糖儀是光學技術造福人類健康的典范。從識別葡萄糖在近紅外區(qū)的“特征指紋”,到運用濾光片這一“光譜手術刀”巧妙地實施多通道測量策略,剝離出微弱的血糖信號并抵消強大的背景干擾,每一步都凝聚著精密光學的智慧。濾光片作為系統(tǒng)中看似微小卻至關重要的“守門人”,其性能的每一次提升,都直接推動著家用無創(chuàng)血糖儀向著更準確、更可靠、更普及的方向發(fā)展,讓無痛監(jiān)測的夢想更好地照進現實,最終提升廣大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。